当归一两 熟地黄 白芍药各二两 红花 乳香 白云苓 骨碎补 各一两 广陈皮二两 没药三钱 丁香五钱 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弹子大,每丸重三钱,用好无灰酒送下。 <1>在前者名成骨,又名骭骨,其形粗。
【注】[1]鼻者,司臭之窍也。条文:胞肉胶凝胞肉肿,初小渐大摩隐瞳,胃脾风热上攻目,通脾泻胃热风清。
盖疔者,如丁钉之状,其形小,其根深,随处可生。注:[1]足太阳之脉,起目内眦睛明穴,从睛明循行攒竹、曲差、五处, 上额交颠,入承光穴,从承光循行通天穴。
膝下内侧阴陵泉,血海膝膑上内廉,箕门穴在鱼腹上,动脉应手越筋间。鱼际主灸牙齿痛,在左灸左右同然,更刺伤寒汗不出,兼治疟疾方欲寒。
风毒入里,化生为虫,虫蚀五脏,则形有五损:肺受病,先落眉毛;肝受病,面起紫疱;肾受病,脚底先穿;脾受病,遍身如癣;心受病,先损其目,此为险证。以竹片作圈,较膝盖稍大些,须再用竹片 四根,以麻线紧缚圈上,作四足之形,将白布条通缠于竹圈及四足之 上,用于膝盖,虽拘制而不致痛苦矣。
上行寸六旁二寸,俞府璇玑二寸观。外花炮火药烘燎者,治法同前。